全国服务咨询热线:

15088632730,15068427143

article技术文章
首页 > 技术文章 > 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智慧农业中的精准监测利器

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智慧农业中的精准监测利器

更新时间:2025-04-07      点击次数:92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慧农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传统农业的面貌。而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作为智慧农业中的一颗璀璨明星,凭借其强大的精准监测能力,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技术原理:图谱合一的奥秘

  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基于光谱与图像融合技术。当光源照射到待测样品表面时,由于样品中所含物质成分及物理特性存在差异,在特定波长下有不同的反射比、分散度以及电磁能等。待检样品的辐射能通过镜头聚集并由狭缝增强准直照射到分光原件上,最终在垂直方向上按光谱分散并成像于图像传感器上,即得到待测样品的高光谱图。

  这一图像是一个三维的数据矩阵(X,Y,λ),其中(X,Y)代表二维空间维度,(λ)代表一维光谱维度。从一维维度(λ)看,高光谱图像是一张张二维(X,Y)图像;从二维(X,Y)看,高光谱图像是一条条光谱谱线。这种图谱合一的特性,使得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能够同时获取农作物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为精准监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物生长监测:洞察生长奥秘

  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在作物生长监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作物的高光谱数据,可以准确评估作物的营养状态。当作物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时,其叶片的光谱反射率会发生变化。

  例如,缺氮的作物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上升,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则下降。种植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优化施肥策略,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该系统还能监测干旱胁迫程度。在干旱条件下,植物叶片的水分含量减少,导致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发生变化。通过实时监测这些变化,种植者可以及时采取灌溉措施,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

  病虫害监测:早发现早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机载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捕捉到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细微变化,包括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对高光谱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迹象。

  例如,被昆虫啃食的植物,叶绿素下降,叶面积、叶片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而感染真菌病害的植物叶片,其细胞结构会被破坏,叶绿素会分解。这些变化都会在光谱特征上有所体现。种植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害,降低经济损失。

1700-2500nm无人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

 

  产量预测:科学决策的依据

  利用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取的植物光谱数据,结合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等信息,再结合作物本身的生理特性,可以预测作物的产量。

  例如,通过卫星上的高光谱图像扫描仪获取植物光谱数据,结合气象数据和土壤肥力数据,建立水稻生长模型。在水稻抽穗期,通过模型预测水稻的产量,预测结果与实际产量的误差控制在5%以内。这为农民提前制定收割和销售计划提供了有力依据,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决策。

  实际应用案例:成效显著

  美国爱荷华州玉米种植园使用无人机搭载高光谱相机,定期对玉米田进行拍摄。通过分析光谱数据,获取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等生长参数。在玉米生长关键期,依据这些参数及时调整施肥和灌溉方案,最终该种植园玉米产量较以往提高了约12%,且肥料利用率提高了近20%。

  在中国黑龙江省水稻产区,研究人员在水稻田中安装了固定的光谱相机监测系统,对水稻从插秧到成熟的整个生长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结合气象数据和土壤肥力数据,建立了水稻生长模型,为水稻的高产稳产提供了保障。

  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以其精准监测的能力,成为智慧农业中的得力助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相信它将在智慧农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浙江以象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南市中路155号七楼
邮箱:510433896@qq.com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